畢業于哈佛大學的何江是出國攻讀博士群體的一個代表
編者按:
畢業季即將到來,許多年輕學子最關心的莫過于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銘將為讀者撰寫一系列與職業選擇和發展有關的文章。
王立銘畢業于北京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擁有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他還曾任教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并曾在波士頓咨詢公司。作者將從自己不同尋常的職業經歷出發,分享關于職業發展的個人觀察與建議。
上篇寫了要不要讀博士,我的核心想法是,讀博士的出發點是為了科學研究的職業發展。考慮是不是讀博士,應該考慮三個要素:有沒有對未知科學問題的興趣;有沒有面對不確定性的心理準備;是不是至少不排斥動手實驗。接下來這篇,我們來聊聊到底在哪里讀博士。我還是要先聲明,這篇文章更多的還是出于我對生物學研究的理解和感受。推廣到其他學科,包括其他基礎科學學科的時候,要小心才好。
必須得說,如果倒退十年二十年,出國讀博是還是留在國內讀博士這個選擇,至少對于生物學來說,對于很多基礎研究門類來說, 幾乎可以說是個偽命題。因為那個時候,如果一個學生希望繼續學術研究,計劃讀一個博士學位,絕大多數時候出國讀書都會是他/她的首選。換句話說,這里面沒有什么“選擇”好做——當然這絕不意味著當時留在國內讀博士的那批人后來就沒有在學術研究中大放異彩的機會了。我只是說,當年的一個學生如果面臨出國或留在國內讀博士的選擇的話,前者幾乎是默認的選項。
而情況在過去十幾年里慢慢地發生變化——國內開始出現第一流的研究工作,出現能持續地產生一流研究成果的實驗室和研究機構,也慢慢地開始有更多的學生選擇在國內讀博士。到今天,出國讀博和國內讀博終于成為一個可以好好探討一下利弊得失的選擇題了。
為什么出國讀博曾經是默認選項?
我相信看到這里,會有一些讀者開始嘀咕:我覺得即便是現在,出國讀博也是默認的選項好不好?國內怎么可能有真正做研究的機會?因此為了說明我的觀點,首先我想說說為什么和留在國內讀博士相比,出國曾經是顯而易見的選擇。
首先說研究本身。不能不承認,盡管中國的生物學研究也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早在民國時期,陳克恢提純麻黃堿、林可勝對鎮痛機理的研究就已經是世界一流的學術成就;在1949年建國后中國生物學家也持續不斷地在藥學、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方面有世界級的研究成果出現——但是必須承認,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中國絕大多數研究機構的研究水平是非常落后的。有句玩笑經常在圈子里流傳,大意就是二十年前能發一篇JBC(《生物化學雜志》)就可以當院士,十年前發一篇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也差不多能當院士。大家當然不一定能直接估計出JBC或者PNAS雜志的水平,單純用論文發表的雜志來判斷科學研究的價值也非常片面,但是我們可以做這樣簡單的數字比較:兩本雜志的年度發文量都在3000-4000篇以上,和美國每年生產生物學博士的數目在一個數量級上。因此也難怪大家開玩笑的時候會說,十年或者二十年前,中國頂級科學家(院士)的研究水平也就是美國一個普通博士的畢業水準。
除了研究水平的巨大差距之外,研究生培養系統的差異也非常顯著。長久以來,國內的研究生教育遵循的是蘇聯式的體系,體現的是國家自上而下集中管理教育的思路。盡管這樣的系統也仍舊培養出大量的頂尖人才,但是如果和英美的系統相比,國內的研究生教育體系至少在幾個方面就顯得過于死板僵化,特別是過于忽視了學生的利益。
比如說,碩士和博士的學制分開,而且培養年限規定得非常死板,研究做得再順利也不能提前畢業,做的不順利也必須得到時間走人。再比如說,大多數時候學生-導師之間不存在什么選擇機制,有點像一考定情的拉郎配。不管學生多不滿意導師,或者導師多么厭惡這個學生,都不得不彼此湊合著過到畢業再說。
最后還有一條對學生培養非常不利的:當時國內的教職設置,也是模仿蘇聯體系的講師-副教授-教授晉升系統,而只有最高級的教授中的一小部分是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也就是所謂博導)。因此一個實驗室或者一個科研組內往往還有自己的一套金字塔系統:塔尖是一位博導,塔腰是年資較低、等待晉升的講師和副教授們,而塔底是大量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如此一來,攻讀博士的研究生們一方面很難真正從自己名義上的導師那里得到什么研究方面的具體指導,另一方面又必須學會在這種金字塔層級中學習技術、獲得資源、發表論文,如此一來效率可想而知。讀者們可能在媒體上時不時會看到學生變成導師的廉價打工仔啊,學生抱怨幾年都見不到老師的身影啊,其實就是這種金字塔系統的副產品。
而除了研究水平和培養體系之外,生活方面的問題也不得不說說。我現在還記得,大學時候在一個實驗室里學習做實驗,帶我的一個博士生告訴我,他每個月的津貼是380塊——這個數字就算是在十年前,也不夠讓他每頓在食堂買飯的時候都能叫個葷菜。長久以來,國內的研究生們過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四人到八人一間的宿舍容身,早中晚都在食堂草草解決,其他時間呆在實驗室里努力工作。還記得七八年前有一次回國訪問,和中科院上海某個研究所的朋友聊天,他的實驗室距離著名的徐家匯商業區非常近,我開玩笑問他,學生們會不會時不時去那里逛個街吃個飯啥的?他也開玩笑告訴我,不會,因為他們根本沒時間也沒錢!
而相比之下呢,盡管出國讀書的學生們的獎學金也并沒有高得驚世駭俗,但是一般而言讓他們租一間帶有獨立衛生間的公寓,買一輛開了幾萬英里的二手車,周末呼朋引伴吃頓好的,閑來看看電影旅個游總是沒有什么壓力。換句話說,留在國內讀博士,收獲的只能是“研究”本身,而出國讀博士除了研究還有一段豐富的“生活”可以體驗。要知道,讀博士畢竟意味著要為一項漫長艱苦充滿不確定性的工作付出五到七年的青春歲月,要是工作之余完全丟掉了生活,確實也是件挺可惜的事情。
研究水平,培養系統,生活方式,這三條決定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出國讀博士是大多數學生的首選。 鑒于在今天,這三條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留在國內讀博士,已經是一種足夠有誘惑力的選擇了。
國內讀博士,今天是什么樣?
過去20年間中國綜合實力呈指數級發展。就在一代人的時間內,許多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在發生改變,價值觀在潛移默化地重構,許多看起來一成不變的經驗也在被改寫或淘汰。其中,就包括該在哪里讀博士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在今天,出國讀書還是國內讀書,已經成了每個有學術研究追求的年輕人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加以慎重考慮的問題。
我還是按照上面的順序來做點分析。
先說研究水平。至少在國內一流的學術機構內,研究水平的提升是質的飛躍。單以發表論文的雜志來衡量,如果說當年一篇中檔論文就可以妥妥地評上院士,那么到今天這樣的發表水平在國內一流學術機構中也成了博士畢業生的“標配”。
著名的華裔生物學家吳瑞先生在2004年寫過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話我一直印象很深刻。他估計當年中國國內,能夠在十年時間內發表一篇影響因子為5以上論文的實驗室不過500個(相比之下當時的美國有超過40000個)。
僅僅十來年之后,我相信中國國內符合吳先生標準的實驗室可能會有一個數量級的提升——僅僅是我所在的浙江大學,2015年一年滿足該標準的學術論文就有上百篇。
在著名的《自然》雜志近期發布的分析中,中國的科研投入、科學家數量和科研產出都開始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重新開始出現在國內的研究機構里:施一公的RNA 剪接體(RNA spliceosome)結構,薛其坤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潘建偉的量子糾纏和量子通信,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都說得上各自領域里里程碑式的工作。
就我自己而言,2004年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做本科畢業論文,也讓我第一次接觸到新鮮火熱的一流的生物學研究。而即便是之后出國,在世界級名校加州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研究,我也并沒有感覺到NIBS和這些名校在研究水平方面有實質性的差別。而這其實是吸引我回國做研究的原因之一:既然我的前輩們已經可以在國內做很好的研究,那我又有什么道理做不到呢?
而學生培養制度也在“進化”之中。實驗室PI制(不再有金字塔結構,每個導師都是實驗室唯一和獨立的負責人),直博生(本科畢業生跳過碩士直接開始讀博士),實驗室輪轉(確定導師之前,在幾個不同的實驗室里先嘗試短期研究),研究生論文委員會,研究生定期的進展匯報和反饋,研究生彈性學制等等也開始出現在國內的研究機構中。
在我看來,對于到底在哪里讀博士的選擇來說,這是比研究水平提升更為重要的進化。因為這意味著研究生的角色從被扭曲的“導師廉價勞動力”或“單純追求一個學位”,重新開始回到被用心培養、被期待獨立開展研究的初級科學研究者的身份上去。
講點個人經歷吧,2004年的暑假,我到中科院上海神經所去做暑期研究,聽實驗室的研究生師兄給我講了神經所的很多故事。他們的所長蒲慕明先生推行了許多當時看來驚世駭俗的舉措:每個學生確定導師之前需要在三個不同的實驗室輪轉;學生每年有面向全所的進展匯報;學生除了自己的導師,還有一個論文委員會提供實時的指導和幫助;等等等等。回頭來看,其實蒲先生當時所做的,無非是把在美國大學里行之有效的培養系統復制到國內研究機構中,而這些舉措的成效非常顯著深遠——神經所畢業的博士在國內外頂級研究機構中任教并做出杰出研究的比比皆是。到今天,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機構開始模仿這一套研究生培養系統(包括我所在的浙大生研院)。
然而,不得不遺憾地說,和上述進步相比,研究生生活方面的進步要小一些。2008年,杜克大學王小凡教授和饒毅、施一公三位學者一起上書溫家寶總理,呼吁提高研究生待遇。此后國內研究生的津貼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不少國內一流的生物學研究機構,研究生每月可以拿到兩千到五千塊的薪水,至少不需要像我當年遇到的那位師兄一樣為食堂點個葷菜發愁了。攢點錢到假期和朋友親人出去玩幾天、用自己的工資買個iPhone、買個電動車代步估計也不會太困難。但是想要買輛車、租個房、能自己做個飯,這個短期內可能還實現不了。不過這也是中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所決定。畢竟,考慮到國內的人均收入、社會組織、城市建設等實際情況,想讓研究生們都開車上下班,自己租公寓,可能還是有點太理想主義吧。
所以,過去十到二十年里,國內研究機構不管從學術水平,培養系統還是對生活的支持,都比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因此,現在,留在國內讀研究生至少已經成了一個可以和到國外讀書相提并論,值得每個人根據自身條件慎重考慮的選擇了。換句話說,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在國內讀博士,可能會是明顯優于出國讀博士的選擇。
國內科學研究的水平存在著嚴重的地區間、機構間、甚至是導師間的不平衡。就說生物學吧,如果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上海神經所、北大清華聯合中心的研究水平已無疑是世界一流的話,國內還有眾多的研究機構還在做落后于時代的低水平研究。盡管不少機構已經普及了實驗室輪轉和論文委員會制度,并且得到師生發自內心的支持,我還是要承認在更多的地方想要推行這樣的制度困難重重。而研究生津貼的數字,不同的研究機構之間可能也差別甚巨。這并不奇怪,在一個日夜不停飛速發展的國家里總是會出現這種脫節和撕裂。而想要真正提升國內的科學研究水平,讓中國有足以和其大國地位相稱的科學產出,在科學水平、培養系統和生活支持方面,我們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對“我”來說,到底怎么選?
好,你應該已經不懷疑出國讀博還是國內讀博是一個沒有默認答案、值得你好好思考的問題了。但是關于這個問題,我好像還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建議。
不得不說,這個建議真的很難啊。
其實我自己就是典型的不知道怎么選的例子。2005年本科畢業的時候,其實我已經決定了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讀博士——饒毅是我的導師。但是后來陰差陽錯,因為某些原因我又選擇了出國讀書,在加州理工學院拿了博士學位。現在回頭看,我自己的分析是,不管當時留在國內,還是出國讀書,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說白了,這也是我為什么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不過我還是試圖從我的經驗出發,給出幾條有操作性的建議。
如果要出國讀書,往往需要你做許多額外的準備工作:考托福、雅思、GRE,準備各種推薦信,準備英文的個人陳述(PS),聯系學校,面試,簽證,收拾行李準備出國……那么,你是否愿意僅僅為了出國讀書,做這些額外的工作?
老實說,我自己是不愿意的。我當時的想法很直接:我很喜歡做研究,這件事我很清楚。但是如果說非要出國去做研究,我得大學四年吭哧吭哧念書,讓自己的GPA和排名別太低;還得花時間去背單詞,考一個滿意的英語成績;然后還不一定能去第一流的研究機構。與其如此,那我為什么不干脆早點開始做研究,在國內做第一流的研究呢。畢竟,我在國內幾個地方做本科生研究的時候已經能感覺到,其實國內也已經可以做第一流的科學研究了。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把同學們用來背單詞考英語拼GPA的時間,基本上都拿來做實驗了,因此在同學們收獲了好多國外高校的offer的時候,我收獲的是幾年的研究經驗,和對于怎么做研究的一點小小心得。我必須大言不慚地承認,這些收獲對于我之后的研究,有著難以衡量的巨大幫助。我記得有這么一句話,如果你為了做B而不得不準備A,那么為什么不干脆放棄A而去做B?
拋開為出國讀書做的額外準備不談,我個人的感覺是,國內外實驗室內的研究風格也有區別。一個意義重大的區別是,因為國內實驗室普遍沒有博士后和固定的研究人員,因此研究生是真正的研究核心。當然每個實驗室都會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但是至少就我看到的,大多數美國實驗室里博士后才是研究主力。他們往往在做著實驗室最核心、最難、最有意義的研究課題。而對于實驗室里的研究生而言,則有那么點被“保護”的意思:導師們往往默認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有限,職業發展方向又不明確,那么就讓他們輕輕松松做點研究,按時畢業也就是了。而在國內,因為一般而言很難招到合格的博后或者固定研究人員,研究生就成了研究的主力。
這個區別對于你的意義就是:如果留在國內的好實驗室,你有可能在研究生涯的初期,就開始承擔艱難然而意義重大的研究項目;在國外,你可能會有一個更輕松、更受導師保護的研究生生涯。我覺得至少可以從下面這個角度來考慮問題:選擇學術研究為職業,你注定要走一條艱難、充滿不確定性的道路。在國內,你可能會更早一點接觸到科學研究的核心和困難(當然也是美妙)之處,也許可以幫你更早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走上這條光榮的荊棘路。
最后我要說的還是生活的比較。從上面的討論里大家已經能看到,國內外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國內,你仍然保持著大學生的基本生活狀態:寢室食堂實驗室三點一線,不需要操心衣食住行,不太關心學校之外的世界。而在國外,你過得就更像是一個正常的成年人:需要自己操心住哪里吃什么,需要管好自己的錢,需要打理好自己實驗室外的生活。
哪種生活方式更對你的胃口呢?我必須承認,國外讀書生活的幾年,對我自己意義非凡。我就是這樣磕磕絆絆的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洗衣服打掃房間,學會買菜做飯,學會開party交朋友,學會管錢甚至小小地投資一把。我也在研究生期間和初戀愛人結婚生娃,成了超級奶爸。要知道,出國前在家我可是那種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起來的。
其實我覺得,出國和國內讀博的最大差別不是做研究本身,而是做研究時的生活方式。我也因此想提醒決定在國內讀博的孩子們,研究很重要,學位和論文很重要,但是別忘了你首先是個青年人。在讀書之余,要開始學會生活,學著理解這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實驗之余,也要有時間交朋友,有時間休閑娛樂,有時間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一份什么樣的工作。盡管你可能不會像你國外的博士生朋友們玩得那么high,但是你仍然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做做實習,交交朋友,讀讀新聞,長長見識,好好想清楚自己未來的職業和生活。要知道,人生不過百年,讀博的幾年,正是最無憂無慮無懼無畏的年月,千萬不要浪費哦。
(科順生物www.0757fcw.cn)